习言道|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多 >>
Elena Wang 18 Apr 20230 Commenti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多 >>
Elena Wang 18 Apr 20230 Commenti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一季报”将公布 多项先行指标超预期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近期出炉的部分先行指标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延续至3月份,部分领域表现更超出预期。 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多方预计今年中国外需将承压,但一季度外贸数据却显现出十足韧性。 资料图:航拍江西赣州国际陆港。(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8%,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速由前2个月的增长0.9%大幅升至8.4%。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比去年拉动力进一步增强。当季,中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称,3月份中国出口增速远超市场预期,前期订单积压释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订单回流、新优势产品竞争力较强是主要原因。但当前国际需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应对未来出口走势保持谨慎乐观。为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政策组合拳需更加精准有效。 同样超出预期的,还有金融数据。据中国央行公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其中,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用“供需两旺”形容3月份信贷表现。分部门看,企业新增信贷保持扩张,居民信贷持续恢复,居民储蓄增速趋缓,反映出企业和居民信心回暖,企业投资继续扩张,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复苏。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在增强。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亦指出,中国新增信贷从总量上与结构上看均有比较明显、全面、超预期的改善。不过,居民消费修复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支持与呵护,有序扩大金融支持消费信贷规模,稳步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以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 ...更多 >>
Elena Wang 13 Apr 20230 Commenti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俄罗斯国防部举行发布会,披露美国已重启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活动。尽管美方变更了相关项目的名称,但俄方认定有关活动本质上仍然是研发生物武器。同时俄罗斯国家杜马审议通过关于美国生物军事活动的调查报告,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注意到相关报道。美国是世界上生物军事活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拒绝接受核查的国家。国际社会对此早有严重关切。遗憾的是,美方除了空喊几句口号,迄今没有作出有意义的澄清。 不仅如此,美方还继续独家反对旨在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的多边谈判,从根本上关闭了解决遵约问题的大门,甚至连谈判“打击生化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这样明显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倡议,美方也极力阻挠。 在国际安全领域,美国历来言必称遵约,动辄要求别国接受核查,为何在生物安全问题上,美国对本国的遵约情况却讳莫如深?美国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国际社会不会接受这种美式双重标准,更不会坐视美国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上置身法外。 中方支持国际社会以严肃、公正的态度,继续对美国遵约问题开展审议,以切实维护《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我们再次敦促美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对其在境内外开展的所有生物军事活动作出全面澄清、接受核查,停止阻挠国际社会加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努力。更多 >>
Elena Wang 13 Apr 20230 Commenti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王捷先)国务院台办12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马英九来大陆祭祖、蔡英文“过境”窜访美国等热点议题答记者问,并驳斥民进党方面将“九二共识”等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所谓“九二共识”不存在等言论。 马英九一行3月27日至4月7日来大陆祭祖、交流。朱凤莲指出,此访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反映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 国台办主任宋涛日前在武汉会见马英九时再次指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一家人,家里的事都好商量、要多商量,我们愿广泛听取台湾同胞的意见”。朱凤莲表示,这段话是指两岸之间的事情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就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对话沟通找到解决之道。这段话也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勾连外部势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损害台湾同胞利益、危害台海和平稳定讲的,既是提醒,也是警戒。 针对蔡英文“过境”窜美,朱凤莲强调,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大陆方面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必将采取坚决措施,挫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比较马英九受到大陆同胞热情欢迎、蔡英文遭到海外侨胞和美国反战人士抗议,朱凤莲说,相信大家都注意到台湾舆论的评价,即“马英九努力拼和平,蔡英文将台湾带入险境”。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在台海及附近海空域组织实施一系列反制行动,朱凤莲强调,大陆方面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一切必要行动,针对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至于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称尽一切可能尽快交付武器给台湾以及寻求第三方军售的可能性,朱凤莲回应,民进党当局收买美国会一些反华议员为“台独”张目,妄图“以武拒统”“倚美谋独”,注定失败。 此外,就民进党追随美国、建议全面禁止TikTok,朱凤莲表示,民进党当局和岛内一些政客为谋求政治私利,利用各种手段为给台湾民众制造“信息茧房”寻找借口。说到底他们是害怕两岸同胞走近走好,害怕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害怕苦心经营的谎言被戳穿。 至于台法务部门称,本月初就金门士兵失联事向大陆方面提出“缉捕遣返”请求,朱凤莲回应,对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可以通报的情况。 近期传出大陆方面再赠台大熊猫的消息,朱凤莲说,经向有关主管部门了解,台湾媒体有关报道不实。 近40分钟的发布会上,朱凤莲还就两岸青年交流、台湾音乐人在大陆发展、大陆高铁建设、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萧美琴成为首个被两次点名制裁的“台独”顽固分子等热点作出回应。(完)更多 >>
Elena Wang 13 Apr 20230 Commenti
中新社拉萨4月12日电 题:教育如何改变西藏? ——专访欧盟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盖琳 中新社记者 赵延 教育是西藏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民主改革前,在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只有少数三大领主子弟才能受教育,而广大农奴子女没有任何受教育的权利。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素质教育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变化。教育发展如何改变西藏?近日,欧盟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盖琳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该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中新社记者:您在西藏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对西藏的教育和孩子们有怎样的印象? 盖琳:2014年6月访问西藏时,我参观了藏医藏药相关机构,了解过藏族同胞接受教育情况。2016年8月,我与6位欧洲议会议员访问西藏,参观了西藏大学,在图书馆里看到了藏汉双语的大藏经。我们也参观了西藏唐卡画院,那里是西藏唐卡艺术传习基地、西藏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德瓦议员还在拉萨街头与一位年轻路人交谈,得知他在北京上大学。据我的见闻和当地朋友介绍,西藏的传统文化获得妥善保护,教育资源丰富。 西藏藏医学院更名为西藏藏医药大学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该校为世界唯一单独设置的藏医药高等学校,藏医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蓬磊 摄 尽管西藏地广人稀,但所有孩子都平等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位援藏的朋友曾向我讲述靠近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县内,一群小学生的上学方式:孩子们平时在校寄宿上学,周五放学回到各自家中,周日返校,都觉得能上学特别好。 教育也为西藏的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00后”藏族小伙强巴扎西告诉我,他小时候热爱学习、喜欢思考,梦想成为文化领域的人才,家人也很支持他。最近,强巴扎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藏文化博物馆工作。 除了基础教育保障外,西藏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让人印象深刻。西藏文化博物馆的志愿者李方山老师向我讲述了她的一次经历。她曾遇到一位藏族母亲接六七岁的女儿放学,手中提着电子琴。交谈中,母亲说女儿在拉萨北京小学读书,“是我们拉萨最好的小学”,喜悦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中新社记者:从旧西藏的寺院教育,到民主改革后逐步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如何评价西藏教育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盖琳:教育体系改革给西藏带来巨大变化:教育机构增加,学生人数增多,学费减免,学生出国留学率提升,本地的文化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发展。 ...更多 >>